旅行没有意义,因为他并不能让自己高兴起来
文章《有多少人在假装旅行》论述了农业文明的思想旅游:
夸耀自己去过的国家、城市、景点的数量(如开头的例子);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尽量赶紧增加签单数量,旅行计划就像跨国送快递一样。
不重视体验感,吃吃对付,但尽量注重拍照制卡,把旅游照当成田间收获,数量越多越赚钱。
旅行结束后,我打心底里感到比日常工作更累更无聊。
很多人走在这趟农业旅行的潮流中,在朋友圈刷,点赞越多,旅行的价值就越高,他很开心。
你以为旅行的意义是让自己高兴,但是把旅行的乐趣交给别人评分,夸奖的话少了,自己就不开心了,旅行就没有价值了。
让旅行变得无意义,并不是不能让自己高兴,而是你从未用心体验过旅行的一点小事。
曹晟康8岁失明,成为第一个登上乞力马扎罗山的中国盲人。
失明的人,恐惧将他关在无形的笼子里,不安笼罩全身。
但是他喜欢旅行,喜欢自由,冲破笼子,拿着盲杖周游了地球的六大洲。
他看不见。 体验旅行都是摸啊听啊,世界都是用他的耳朵和手指发光发热的。
据《人物》记载,在河里划船时,他不知道清澈的是什么。 朋友把他的手伸进河里,告诉他这是清澈的。
曹晟康在深圳帆船帆板竞拍训练
在西藏,低头朝圣的藏人一碰,曹晟康就会模仿藏人的动作,五体投地,去感受信仰的力量。
在卢浮宫,工作人员带他去雕塑,让他感受什么是艺术之美
在埃菲尔铁塔上,他摸了摸塔上的铁锈,去感受建筑的雄伟。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狮子大象他碰不到了,所以他仔细听动物们的脚步声和嘶嘶声。
在雅鲁藏布江,他坐在山顶上,仔细听着流水的声音、鸟声、风在花丛中吹过的声音,心里感受到春暖花开。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看不见还要去环球旅行,这不是胡说吗?
曹晟康的朋友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表示:“他对世界有自己的解读方法。 虽然他看不见,但他的世界没有黑暗。 ”
电影《盲行者》剧照曹晟康
生活中有些人,眼中的世界是黑暗的,不是看不见颜色,而是没有用心去看。
曹晟康在旅行中,取悦自己,找到自我,自己解读世界的面貌。
没有眼睛、手机、照相机,也能在旅途中体验快乐。
旅行的乐趣没那么多附加值,用心体验,就足够了。
本文由作者子鱼撰稿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