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分析处理(航空公司空管如何应对无人机干扰)-凯发k8网址官网备用

返回顶部
欢迎进入易行商旅会员俱乐部!
400-0809-555 028-61665555
400-0809-555 028-61665555
成都高新区益州大道北段777号中航国际交流中心b座1109-1110

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
当前位置: > 最新资讯
措施分析处理(航空公司空管如何应对无人机干扰)-尚辰出行
发布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108

  应对无人机干扰的措施分析


  “十三五”以来,中国民航立足新时代,聚焦国家战略,坚持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两翼齐飞”,推动通用航空从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发展,提升战略定位,推动通用航空“飞”起来、“热”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无人机非法飞行、“黑飞”现象频发,给民航运输安全带来干扰,给空管运行指挥带来困扰。


  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其对民航运输的干扰


  我国《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对通用航空的定义是“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建筑、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观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的飞行活动”。无人机灵活、便捷、准入门槛低,推动了应用范围和场景的不断拓展。它们在农业植保、航空摄影、航空物探、应急测绘等领域逐渐取代了有人驾驶飞机。在物流运输、森林防火、公共服务、应急通信等方面也加快了应用。因此,绝大多数的无人机飞行活动都属于通用航空。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共有12600家无人机运营商。2021年,中国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器信息服务系统utmiss全年累计运行1861.5万小时,日均飞行5.1万小时,128万架次。与此同时,无人机违规飞行、“黑飞”对民航运行造成的干扰也频频发生。例如,成都、重庆、武汉、杭州、xi、昆明等地就发生了多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2019年春节期间,笔者指挥了数十次民航航班,避开xi安朝阳门上空的“黑飞”无人机。因为持续时间长,影响大,警方只能报警,帮助解决。


  无人机干扰对策分析


  根据2017年民航局空管办和民航局空管办联合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规飞行管制应急处置程序(暂行)》,系统分析了多个空管单位的无人机处置流程,重点分析了规定和流程的差异,以期引起相关专家和职能部门的思考,进一步规范无人机干扰处置规范,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具体来说,它包括:


  (一)应急处理流程


  1.在白天可视天气条件下,uav是旋翼飞机。


  管制员应首先询问民航机组的意图,并根据机组的意图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警告服务。如果机组没有明确意图,当无人机为旋翼机并提供空中交通监控服务(雷达、ads-b管制)时,管制员可根据报告的无人机位置或活动区域边界,指挥飞机至少避开批准的管制间隔,并提醒机组注意观察;不提供空中交通监视服务(雷达、ads-b管制)时,管制单位应当以报告的无人机位置为中心或者以活动区域边界为起点,设置水平距离6公里、上下垂直距离600米的临时隔离空域。2.在白天目视气象条件下,无人机是非旋翼机。


  管制员应首先询问民航机组的意图,并根据机组的意图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警告服务。如果机组没有明确意图,管制员根据上报的无人机方位、高度、移动方向等信息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3.在非白天可视气象条件下


  民航机组可能无法确认无人机是否为旋翼机,但管制员仍需通过各种渠道确定无人机是否为旋翼机。


  无人机为旋翼机的,管制单位应当以报告的无人机位置为中心或者以活动区域边界为起点,划定水平距离6公里、上下垂直范围600米的临时隔离空域。当无人机不是旋翼机时,管制员要根据上报的无人机方位、高度、移动方向等信息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055-79000和多机组无人机处置程序规定“在白天目视气象条件下,当无人机为旋翼机,机组意图不明且未提供空中交通监视服务(雷达、ads-b管制)时,以及在非白天目视气象条件下无人机为旋翼机时,管制机组将以报告的无人机位置为中心或以活动区域边界为起点,分别设置水平距离6km和垂直距离600m。”055-79000 (md-tm-2016-004)第十一条规定“隔离空域由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会同经营人划定。隔离空域的划定应当综合考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通信、导航和监视能力、航空器性能、应急程序等因素,符合隔离空域边界。其他航空器使用的空域边界水平距离原则上不应小于10公里;上下限与其他航空器使用空域的垂直距离,8400米以下不得小于600米,8400米以上不得小于1200米。”第十二条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当保证在分配的隔离空域内飞行,并与水平边界保持5公里以上的距离”。


  前者是无人机违规飞行时管控应急处置过程中划定的临时隔离空域,后者是无人机按规定经批准运行时,空管单位会同运营人划定的隔离空域。虽然两者都是为了保证运行安全,避免无人机对民航飞行的干扰,但划定的临时隔离空域和隔离空域的范围不同。目前民用无人机还不能飞8400米以上(不含)。可以认为,临时隔离空域的垂直范围与隔离空域是一致的,都是无人机活动高度上下600米。因此,详细讨论了临时隔离空域和隔离空域水平范围的差异。


  临时隔离空域以报告的无人机位置或活动区域边界为起点为中心,水平范围为6km隔离空域边界与其他航空器使用的空域边界之间的水平距离原则上不小于10公里。在设计隔离空域时,还需要考虑无人机能够在分配的隔离空域内飞行,并与水平边界保持5公里以上的距离。如果以报告的无人机位置为中心或者以活动区域边界为起点划定隔离空域,此时隔离空域的水平范围应该是15km,而按照同样的规则划定的临时隔离空域的水平范围只有6km,差别很大。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是临时隔离空域水平范围太小还是隔离空域范围保守?另外,在划设临时隔离空域时,无人机的活动是未知的,但划设隔离空域时,无人机的活动是已知的。理论上未知的无人机活动影响更大,临时隔离空域的范围应该更大,但规定中隔离空域的范围是比较大的。合适吗?


  (2)终止应急处理流程。


  在目视气象条件下,机组人员的意图是明确的。无论无人机是否为旋翼机,只要民航航班正常起降,管制单位在收到最新的无人机活动报告20分钟后或连续两次航班的机组报告未发现无人机后,即可终止应急处理。


  在目视气象条件下,如果机组意图不明确,如果无人机是旋翼机,管制单元可以在收到最新的无人机活动报告后20分钟终止应急处理;如果无人机不是旋翼机,控制单元会根据具体情况终止应急处理。


  在非气象条件下,如果无人机是旋翼机,管制单元在收到最新无人机活动报告40分钟后可以终止应急处理;如果无人机不是旋翼机,控制单元会根据具体情况终止应急处理。


  控制单元也可以在从相关部门收到无人机活动已经结束或没有影响的信息后,终止应急响应。


  大多数空管单位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规飞行管制应急处置程序(暂行)》制定自己的终止无人机应急处置程序。2017年发布应急程序,无人机发展迅速,已经升级了几代。2022年6月,笔者经过对无人机市场的详细调查了解到,目前的无人机续航时间通常为30分钟,最长续航时间可达46分钟,如dji dji mavic3,以上续航时间为单个无人机电池的续航时间。如果无人机在飞行中,电池耗尽后更换充满电的电池,飞行时间会更长。空管单位应急处置流程中收到最后一次无人机活动报告后20分钟或40分钟的量化时间标准,可能超过了2017年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但目前大部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已经超过了20分钟或40分钟,因此更有可能是在最后一次无人机活动报告后20分钟或40分钟仍有无人机活动。另外,无旋翼无人机应急处置时机由管制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怎么会?如何决定?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涉及,给空管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决策困难。随着无人机的发展,相关单位能否不断更新和完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规飞行管制应急处置程序(暂行)》和无人机应急处理程序等。从而有效避免无人机活动对民航运输安全的影响。


联系易行商旅
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
400-0809-555 028-61665555
地址:成都高新区益州大道北段777号中航国际交流中心b座1109-1110

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
  • app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
copy @ 2016 易行商旅会员俱乐部 凯发k8网址官网备用的版权所有 page contents 备案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