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老余和老伴坐在阳台上休息,聊着儿媳妇规划的美好蓝图:“把房子换了以后,一起移民国外……”两年后的今天,同一个下午,老余和老伴抬头望着老家的阳台,悲痛欲绝。房子没了,儿子没了,家破人亡.
媳妇“画大饼”
老余和老伴,家住浦东,有独子小余。小雨于2016年3月与金山赵女士登记结婚。很快经过协商,将赵女士的名字加到了老俞和小俞共同拥有的房产上,并拿到了房产证,明确老俞和小俞各持有1/3的产权,小俞夫妇各持有1/6的产权。
2017年,赵女士与公婆协商卖掉房子,在美国买房。买房后他们在美国的产权份额和原来的房子是一样的,以后还可以一起去国外度假生活。老余夫妇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儿媳妇的提议。随后,老俞和小俞将房子卖给了别人,718万元全部转到了媳妇的账户上,由她负责在美国买房。
光拿亲家的转让费
没想到,接下来的两年,厄运频频降临老余家,儿子和儿媳关系破裂,最终以离婚告终。不久,儿子因病去世,给老两口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从儿子去世的阴霾中走出来,老俞夫妇意识到在美国买房子住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于是和前儿媳协商,按照房子产权的比例把房款退还给他们,被赵女士拒绝。老余夫妇将赵女士诉至金山法院。
老余夫妇诉称,涉案房屋过户后,应按约定在美国买房,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及各自份额与涉案房屋相同。但至今老余夫妇对在美国买房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且小余已经去世,因此在美国买房并共同生活的目的已无法实现,故要求赵女士返还涉案房屋相应的转让款及相应利息。
赵女士辩称,双方没有这样的协议。多年来,小余和赵女士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费全靠老余夫妇支撑。2016年10月生下大儿子后,老余夫妇希望她去美国继续生二胎,而赵女士则有了移民美国,在美国买房的想法。基于上述因素,为减轻小余家庭的经济压力,老余夫妇自愿转让涉案房屋,并将转让款捐赠给赵女士家庭。转账款的用途没有特殊要求,赠与的目的是给赵女士一家。
按比例返还转账款。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赵女士已在美国买了房,正在办理移民手续,房产中没有老俞夫妇的份额。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女士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老余夫妇自愿将涉案房屋的转让款赠与一家。法院确认了老余夫妇的陈述,即涉案房屋过户后,应按约定在美国买房,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及各自份额与涉案房屋相同。法院一审判决赵女士向老余夫妇支付房屋转让款及利息478万元。二审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