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在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滔介绍,1月份,民航整体运输生产呈现快速回升态势,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7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9%;民航客运规模快速回升,完成旅客发送量3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
从恢复程度看,1月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客运量和货邮运量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9.5%、74.5%和72.9%,恢复水平比2022年12月份分别提高26.1、39.0和5.7个百分点。
2月15日晚间,a股多家航空公司发布了2023年1月的运营数据。所有航空公司的国际旅客周转量都有明显改善,同比翻了一番。
根据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披露的集团最新运营数据,在运力投入方面,2023年1月,国航、南航、东航客运运力投入(以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分别增长38.4%、25.41%、17.21%。
从旅客周转量指数来看,1月份国航、南航、东航的旅客周转量(以收入旅客公里数计算)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62.2%、44.62%、42.70%。
在客座率方面,今年1月,国航1月客座率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达到69.9%,接近70%。南航当月客座率超过70%,达到72.67%,同比上升9.65个百分点;东航同比增长12.20个百分点,客座率达到68.33%。
据了解,下一阶段,三大航空公司将加大力度恢复国际航线。例如,截至2月6日,东航及其子公司已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52条,每周302个航班。预计到2月28日,东航将恢复60个国际和地区航班,每周410个航班。新恢复的航班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
此外,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hna控股的旅客周转量也大幅增长。其中,春秋航空国际旅客周转量环比增长219.86%,同比增长1447.74%;吉祥航空国际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533.48%;hna控股1月国际客运量环比增长69.83%,同比增长1069.36%。
除了航空公司的恢复,“上海第三机场”在机场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将与南通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拟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从事民用机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根据公告,交易完成后,上海机场集团将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权,南通城建集团将持有合资公司49%的股权,双方共同控制合资公司。此前,南通新机场已被业内称为“上海第三机场”,未来将承接上海及其他周边地区的部分溢出客户。